成果專區 > 課程與教學
107-108年度目標: 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導入通識數理科技領域課程
-
完成檢視現有通識資訊課程架構,將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導入所有資訊課程。通識資訊課程架構如下圖。

-
開設【電腦科學與程式設計概論】課程,藉由電腦科學之學習來了解與培養運算思維,且透過程式設計發展運算思維能力。
-
【資訊與生活】課程納入10小時運算思維與視覺化程式設計入門教學單元。
-
【動漫實務與應用】課程納入6小時教學單元,教授學生使用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實作互動故事與遊戲創作。
-
【科技與學習】課程納入8小時教學單元,教授學生透過積木式程式設計遊戲式學習來培養運算思維。
-
【網際網路與資訊社會】課程透過數據整理與分析發展學生運算思維素養,即透過文本分析與視覺化等運算工具的導入,教授學生將文本資料轉換為不同類型之數位資訊,進而能觀察與綜整該文本資料所傳達之重要趨勢或發展過程。
-
本校通識數理科技領域課程共分為數學、科學及資訊三個子領域,在107年度將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導入通識資訊課程的基礎上,108年度持續導入到數學和科學兩個子領域。
109年度目標: 運算思維導入社會人文、藝術領域課程
採以下兩種作法執行,
-
建置微型學分學程來進行學生跨域整合學習:相關之微型學分學程已於109年4月公告施行,其有【互動有聲繪本創作】、【雲端影音創作】、【數位藝術】等微型學分學程。
-
課程橫向跨域整合:不同領域教師以合作方式,共同指導學生跨域專題製作。本年度由「資訊與生活」和「當代社會議題」這兩門課開始嘗試課程橫向跨域整合,選定這兩門課因為其皆為核心課程且開課時段適當。整合方式:兩課程皆採小組學習,鼓勵同時選修這兩門課的學生形成同組,期末專題的主題與內容依據「當代社會議題」課程要求,而期末專題的成果呈現方式依據「資訊與生活」課程要求。實施後發現橫向整合確實能提升專題的廣度與深度,學生作品更能多元化。
110年度目標: 全面推動透過編寫程式實作運算思維,藉以達到各領域學生具備基本的程式編寫與自學能力
-
新增程式教育課程,提供給非資訊領域學生修讀:為能全面推動透過編寫程式實作運算思維,藉以達到各領域學生具備基本的程式編寫與自學能力,新增一門「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」核心基礎課程,及新增一門「手機程式設計入門」選修課程。藉由本年度C-2方案之執行,新增程式教育課程及調整通識資訊課程架構與課綱,已經外審、校內三級三審通過後施行。
-
推廣跨域整合學習:採以下兩種方式推動,
(1) 課程橫向跨域整合:不同領域教師以合作方式,共同指導學生跨域專題製作;
(2) 通識中心所開設之微型學分學程:-
【運算思維教育】微學程課程有「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」、「資訊與生活」、「科技與學習」、「手機程式設計入門」等四門課程;
-
【互動有聲繪本創作】微學程課程有「動漫實務與應用」、「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」、「繪本中的童心童畫」等三門課程;
-
【雲端影音創作】微學程課程有「資訊與生活」、「動漫實務與應用」、「科技與學習」、「行動科技攝影」等四門課程。
-

